1. P5 清理雜物,只是「斷捨離」的入口而已。
2. P5 我們總是喜歡自行創造烏雲遮天蔽日,把自己搞得烏煙瘴氣,但如果能學到如何讓心「放晴」,人生就能變得無法地明亮快樂。
3. P8 斷捨離,就是「出」的美學。
4. P24 我們活在「東西會自己上門的社會」。
5. P47 以長遠的目光來看,不管是物品還是人,都是在某個時刻誕生在這個世上,有朝一日會消逝的生命。雖然每一段生命都不同,可能稍縱即逝、或長或短,但盡全力去珍惜這短暫的緣分,才是真正的「惜物」實踐。
6. P50 想要卻得不到固然難受,但應該要丟掉的東西卻不能丟,一樣痛苦。
7. P51 最起碼自己的東西,就憑自己的意思自由處置吧!
8. P55 思考的斷捨離:
1) 認清現狀
2) 停止自我否定
3) 描繪出明確的住家願景
9. P65 說到底,我們的目的是「整理」嗎?...應該最優先去做的,是釐清你的願景,「想要在整理後的住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10. P91 斷捨離式的收納發想是「如何不收納物品」。
11. P98 從大框架漸漸地縮小到細微處,才是有效避免混亂的思考順序。
12. P103 先將過去收拾好了,下次「獲得」的才會更好。
13. P114 物品過多的人,往往也扛著過多要做的事,因此必須暫時先限制一下代辦事項。
14. P128 精選書本的訣竅,在於那本書對自己來說「好不好吃」。
15. P135 把手鬆開來,不僅少去了壓力,更多了笑容。
16. P141
扔掉一件無用之物,就多出一點空間。
扔掉一件多餘之物,就免去一樣負擔。
扔掉一件無益之物,就恢復一絲清爽。
17. P143 附著在物品上的沈重『執著』,是現在的我所不需要的。清除物品,物品和心靈就會更強烈地彼此互動。
18. P146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老子》四十八章
如果想要得到知識,就要每天增加。
如果想要得到智慧,就要每天減少。
是的,因為知識是透過行動轉化為智慧的。
19. P147 捨掉放手之難,就能得到應得之物。《千賀一生》
20. P150 「關係的質」提升,「思考的質」也會提升;「思考的質」提升,「行動的質」也會提升;「行動的質」提升,「成果的質」也會提升。
21. P155 「有捨才有得」是真理。斷捨離就是在促進人生的新陳代謝。
22. P172 意識到時間、空間、「手間」(勞力)等個別的「間」,臨機應變,人際關係就能更圓滑,溝通的品質也會更好,人生過得更愉悅。
23. P175 空白並非真的完全空無一物。
24. P181 德國詩人歌德:「人類最大的罪,就是不快樂。」
25. P185 愈是覺得別人的東西礙眼的人,愈處理不好自己的東西。
26. P202 現在手頭上的預定和待辦事項,對你來說是需要、合適、舒服嗎?有沒有哪些預定事項,其實只是你單方面地認為非做不可罷了?
27. P212 家事就是家庭裡面的新陳代謝,不是嗎?
28. P220 需要的物品,一定能在需要的時候得到。
29. P226 斷捨離就是在練習接受自己和重要的人的死亡。
30. P228 物品愈精簡,就愈會萌生出珍惜當下在此處之物的精神。
31. P230 斷捨離就是藉由有意識地「清出」,讓物品、空間、自我變得洗鍊,活在「當下、此處、我」的「美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